欢迎来到中南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| 学习系统 | 校长信箱 | 用户登录   收藏本站   |   设为首页  
校园新闻
资料搜索
校园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 > 校园新闻 > 正文
致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
作者:德育处(策划),邹丽兰(编辑) 来源:原创 日期:2020/4/22 15:08:23  点击:6 加入收藏 

尊敬的家长、亲爱的同学们:

大家好!

我们期待已久的新学期,即将开始。为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健康,积极妥善安排好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,实现安全、平稳、有序复课,现将“复课六项”相关事宜告知如下,请家长带着孩子认真阅读,指导孩子做好复课各项准备!感谢大家的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!

一、明确复课时间

4月25日为四、五、六年级的开学时间

4月25日上周一的课,4月26日上周二的课。】

4月28日为一、二、三年级的开学时间

二、提供复课材料

(一)电子健康码。

开学前一天再次更新电子健康码,截图发送给班主任。

(二)纸质健康卡。

如实填写连续14天健康卡(以开学当日为标准向前推14天),并在健康卡上亲笔签名承诺:“本健康卡所填内容完全真实,如有弄虚作假,一切责任自负”。

(三)各类人员返校审核材料准备。

1.高、中、低风险三类人员返校材料。

第一类:高风险人员。需准备:出院证明、核酸检测结果、解除隔离证明、复诊无异常证明、电子健康码、健康卡及家长签名承诺。

第二类:中风险人员。需准备:解除隔离证明、核酸检测结果、电子健康码、健康卡及家长签名承诺。

第三类:低风险人员。

需准备:

①省内低风险地区且健康码为绿码、体温正常、无新冠肺炎可疑症状的人员,需准备:电子健康码、健康卡(家长签名承诺)。

②省外返长学生,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的文件落实好14天隔离要求。需准备:电子健康码、健康卡及家长签名承诺、隔离证明(社区未开具隔离证明的,由家长提交隔离承诺),武汉市返长学生还需提供核酸检测结果。

2.境外返长人员返校材料。

需准备:

电子健康码、健康卡及家长签名承诺、隔离证明、核酸检测结果。外籍师生、港澳台同胞或因特殊情况无电子健康码的,需提供连续14天的纸质健康卡。

三、符合复课条件

(一)无发热、咳嗽、乏力、干咳和胸闷等不适症状,身体健康并持有湖南省“健康码”绿码的学生,提供复课材料可以返校。

(二)每天上学前在家检测体温并继续进行班级健康打卡,若体温≧37.3℃,或有其他不适症状,在家休息、观察,不来学校,待症状减轻再向学校汇报身体情况。

四、准备复课用品

(一)协助孩子备齐开学所需各类学习用具,并做好用品表面消毒处理。

(二)准备自我防护用品,每日2个合适年龄的、质量合格的口罩,备用口罩用保鲜袋或塑封袋等装好,建议在袋上写好班级、姓名、学号;消毒湿纸巾1包或免洗手液1小瓶,干纸巾1包,水杯1个。

五、落实上下学要求

(一)学校实施分年级、分校门错峰上下学,具体安排见下表:

注意:全校学生上学一律从青园路校门入校,放学青园路、加加大街两个校门分流管理(具体安排见图1)。

(二)学生上下学做到学校、家庭两点一线,全程佩戴口罩,自我防护。疫情防控期间,不得参加校外托管。

(三)上学之前在家早餐,不到学校附近早餐店、摊点等地方购买。

(四)放学之后不到学校对面的商店和摊点购买零食或其他物品、结伴逗留,避免人群聚集和不安全接触。

(五)家长接送学生,不聚集交谈,保持合理间隔,严格遵循“不进校园”“即送(接)即走”约定。私家车接送者,青园路由南往北车辆请从青园路加加大街入口进入,学生在加加大街内部道路下车后再步行入校;韶山南路过来车辆请从加加大街韶山路入口进入,在靠加加大街临青园路位置(华珍门诊附近)下车步行入校。无特殊情况不要开车行走青园路加加大街至韶山南路口路段,容易造成交通堵塞,也给孩子通行带来安全隐患。交警部门在青园路校门(西门)南北方向50米路段装有电子警察,对违停车辆会有抓拍扣分处罚,敬请特别配合。(具体请见图1)

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如必须乘坐,应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。

六、密切家校合作

(一)教育学生强化责任意识,理解并服从学校防疫、教学、校门等方面的管理安排。

(二)加强家校密切沟通和配合,克服疫情防控带来的不便和困难,保障孩子的健康和安全。我们会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,及时改进工作。

(三)多与孩子进行交流,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心理状况,及时与班主任反馈,或拨打学校心理咨询援助热线:82655717(李老师);天心区心理咨询援助热线:0731-89710552,QQ:118413012。

家长朋友们,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我们共同守护。让我们一道携手同心、筑牢防线,为孩子复课之后的每一天倾注更多阳光和美好!

中南大学第二附属小学

      2020年4月22日


本文网址:http://efx.csu.edu.cn/latestdevelopment/2331.html